您的位置首页 > 甩掉不快乐

《景恒街》与北京——敬永不妥协

景恒街[成年人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模样?]

用了四个晚上,看完了《景恒街》,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写点什么,虽然我也知道自己写不出什么深刻的东西。

最近常常看到或想到这样的问题:遇到真爱之前会有什么征兆?

我以为答案会心动、怦然之类的,结果却是堕入无边黑暗生无可恋心如死灰百无聊赖。原来爱情是绝处逢生的玫瑰。

那,这朵属于成年人的玫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?

带着这个疑问,我看完了这本书。

我找到答案了吗?似乎找到了,似乎又没有。

朱灵境在遇到关景恒的时候,她想的是:说不定有一天,他会喜欢我。

我觉得那个时候,爱情就悄悄的发芽了。

女人的第六感说起来总是准的可怕。

有些人,在刚认识的时候就被自动分类了,总会有一天发生点故事的人,能做朋友的人,点头之交不想继续接触的人……那个被叫做怦然的瞬间,像一个在灰烬里的火星,等待着死灰复燃,等待着煽风点火,等待着熊熊烈火。

这大概就是成年人爱情的开头。

北京[我又来了]

走出火车站后,我掏出手机在APP上买地铁票,输入起点,输入终点,付款,显示二维码,去自助取票机前取票,一气呵成,没有因陌生带来的胆怯和小心翼翼,有那么一秒我错觉的以为,自己很熟悉这座城市,当到达出站口,将票塞进检票口时,这张单行票又在提醒着我游客的身份。

站在开往安河桥北的4号线,我浏览着途径站点,意外的发现了“灵境胡同”(灵境是《景恒街》的女主角名字),在规划此次行程的时候,原本因为灵境胡同与景恒街相距太远,所以只打算去景恒街,却在刚到北京的这一刻,收获了意外的惊喜。

爱情是否也是如此,无论如何精心设计,总会事与愿违。

[景恒街] 爱情是星星之火迅速燎原

星星之火迅速燎原,它热烈且迅速。来得快也去得快,不知道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燃料拱其挥霍,还是因为氧气太足热风太大,加速了燃烧的过程。

[北京]从不敢行动

每次和朋友抱怨起工作来的时候,他会提议我去北京吧。我一直都有一个做图书狗的梦,也曾豪言壮志,说朋友出的第一本书,我要来做编辑。从前我有很多理由,比如父亲身体不好,比如钱没存够,比如在北京没有朋友,(实际上我在济南也没有朋友)……去北京的计划一推再推,而最近又遇上了出版业断崖式下滑等一些系列寒冬消息。

我其实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,却从来不敢承认。

[北京]没原因,有结果

我第一次旅行是一个人去了泰山。

我坐着缆车下山的时候,收到了D的短信,我依然记得,那时候他到了北京,打车迷了路。那时候我们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联系了。我也不太记得失联的那段时间里我到底有没有很难过。

其实那时候泰山上游客不是很多,很多缆车都是空的,我没坐过缆车,不敢一个人坐,厚着脸皮紧跟着一对中年夫妇坐了一个,我们和他们面对着面。他们在谈论去黄山时的情景,D在短信里和我说他在北京里的情景。三年后我一个人去了黄山,又过了四年后,我一个人来了北京。就像一种缘分在循环。

我在大街上走着,风吹着耳朵很冷,我和罗斯先生聊着微信,其实一整天下来,都没超过10句话。我倚在地铁的柱子上,觉得累极了,始终都在等一个人,真的是累极了。累极了,却从来都不能抱怨一句。

我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,D不放心,到北京南站接我,帮我买好地铁票,推荐给我买票的APP。我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去北京了,回家就把APP删了。

这次我没有删。

如果永远以游客的身份,逗留在这,我想我会永远都爱这座城市,它那么传奇有静默,它那么拥挤又冷漠。它给我走下去的勇气。

[景恒街]敬永不妥协

我一直以为最完美的结局不外乎于,故事的最后两个人依然在一起。然而全然没想过有一种在一起是因为妥协或认命,当最后还相互死守在一起的原因仅仅是妥协了认命了,才是更叫人难过的。

更新于 6天前

本文固定链接 https://www.zunv.cn/tree/593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