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首页 > 菩提禅堂

果蜜传奇(一):他看见相片变成一个人,由相片里走出来了

文果蜜的父亲早逝,家里只有他一个男孩,也是九代单传。他从小就有心脏病,尤其在十二、三岁这两年病情严重,必须遵照医生嘱咐,在家休养……

1957年,文果蜜居士摄于缅甸仰光

一天,文果蜜发现大他四岁的姐姐一个秘密——姐姐瞒着基督徒的长姐们,皈依了佛教,还带回来一本《度轮禅师事迹》。他心里很敬佩这位法师,要求姐姐带他去见她的师父,可是姐姐却推说:“走三百多级石阶才能到西乐园,你要是心脏病发,我担当不起啊!”

从那天起,他暗地里对着《事迹》上面的上人法像叩头顶礼。三个月后的一天,当他在房间礼拜,法像里的人竟然走了出来,给他摩顶。

150. 果蜜传奇(一)

宣化上人自述

我们在做工的时候,一边做工要一边念佛;或者念“南无观世音菩萨”,或者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或者念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”,不要念“南无师父”,不要像那个stupid(愚痴)的徒弟果地,一见着师父就念“南无师父”。

你“南无师父”,师父又“南无徒弟”,来回“南无”,会把时间都空过了。你莫如“南无菩萨、南无佛、南无法、南无僧”是好一点。为什么果地念“南无师父”?他听我讲,以前有一个人念“南无度轮法师”,他的病就好了。讲到这儿,我又要讲一讲这个神话了——

我在香港有一个学生,他在六、七岁就得了心脏扩大的病,医生对他说:“你这个病不容易好!你想要病好,要不读书,不走路,天天躺在床上,最少要躺五年。而且不可以从床头走到床尾。”

这个小孩子听医生的吩咐,就在家里躺着睡觉。但是睡一天、三天、五天可以,要天天这么睡就睡不着了,睡不着了就打妄想,打什么妄想呢?他想:“不能走路,我要是会飞,那也不错!”

那么大概躺了一、两年的样子,有一天他看到这么一本书,书上有这么一个僧人的相片。他问人这个出家人是谁呢?有人告诉他这是一位禅师,名字叫“度轮”。

他家的亲戚朋友都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他很奇怪的,把相片摆到床上,结上双跏趺坐,对着这本书上僧人的相片,合掌念“南无度轮法师、南无度轮法师、南无度轮法师……”一天到晚都这么念。

他也没见过我,难得这一个小孩有这样的恒心,天天坐在床上念“南无度轮法师”,念了有70多天,奇怪的事情就来了。什么奇怪的事情?他看见相片变成一个人,由相片里走出来了,给他摩顶又对他讲话,由此之后,他这个心脏病就好了。

去看医生,医生说:“哎?你这个病现在都好了!” 这些话听起来非常的神话,但是这是他个人的经历。只要有诚心,一张相片都会得到感应。

文果蜜居士的皈依证

最初他是在这个志莲净苑看到我,那时我在讲《地藏经》。我看到这个小孩子时,感觉很熟识,他见着我,立即发心皈依三宝,从此智慧大开。他没有病以前读书很笨的,皈依之后,无论读什么书都过目就不忘。

他在3年期间,读书往上跳了五级。譬如他从一年级就跳到二年级;读二年级的时候又跳到四年级;四年级又跳到五年级。为什么他可以跳级呢?因为高年级的那些课,他一听就会了,所以老师就让他跳级读书。

1956年,文果蜜居士的五戒戒谍

我这个小徒弟很奇怪的,常常想要见我。我在香港不教人参禅打坐的,谁愿意参禅打坐,自己去用功。人家玩的时候,他就打坐。他跑到山上,坐到石头上打坐,或者好像罗睺罗尊者跑到厕所里打坐,厕所那个地方很臭的,他可以在那地方打坐入定。

你们各位善知识,不要听见我讲这个故事,你们也都念“南无师父”,把这个师父也念得没有感应了。因为念的人太多了,我不知道该帮助哪一个好。你们要知道,感应道交是一念真诚的感应,你在第一义上能做到,那一定有感应的!

这个小孩子没有人教他这样念,也没有听过我的故事,他是自己发心才有这样的感应。你听说之后也这么样学,那就落到第二义了,一半真,一半是听来的。

他念70天有感应,你们要念7年或者会有一点成就,不然的话不会有感应的。有人说:“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学来的。”不错,全都是学来的,你若能不学就明白,那就是开悟,得到觉悟了!

1959年,文果蜜居士与上人合影

【后记1】 谭果式居士叙述:

皈依师父之前我就认识果蜜,果蜜的父亲早逝,妈妈年纪也很大,他是家中唯一的儿子,生来就有心脏的问题,姐姐们都很照顾他。他成为师父的弟子,起先不敢让家里知道,后来身体越来越好他才说。

他非常聪明,可以禅坐很长时间,师父说果蜜在禅定中有些成绩。无论是西乐园还是佛教讲堂,他去的次数不多,周末或者节日才去,他姐姐(果殊)倒是常去。他是一个很好的讲演者,经常在周日的法会上讲话。

【后记2】 谭果正居士日记:

我和我的同班同学玛格莉特,经常一起去游泳和骑脚踏车,突然有一段时间她发现找不到我,不知道我去哪里了。当她知道我有一个师父之后,她要我带她去见师父,她也皈依了师父,法名“果殊”。她的家人都是基督教徒,当时他们并不知情。

她有位弟弟文果蜜(文颂颐),因为心脏有问题,停学一、两年。他知道他姐姐果殊的事,果殊还把师父的事迹给他看。他天天向师父想相片磕头,没想到相片里的师父出现,从此他的心脏疾病就不药而愈。

1961 年,师父曾在佛教讲堂说:“果蜜可以说是全讲堂护法的第一人!”师父又对我说:“我说这些,希望你能够以直心来听,并不是我故意这样说的,菩萨都可印证我所说的话。果蜜修行之所以这么快就能有所成就,这跟他前生有关。在没有皈依我之前,他自己已经在打坐了,所以不都是我教他的,要是他的根器不契机,我再怎么教也效果不大,进步也是有限。”

我明白师父为什么说这些话,那时候我刚信佛不久,自以为是学校里名列前茅的高材生,很气师父不教我修禅定、修神通,于是就想办法气师父。我知道师父很希望我们精进修行,我就故意唱反调。

在一、两个月之间,我参加话剧社,晚上又到夜校上课,很快也有了男朋友。师父知道了,他告诉我妈妈,妈妈和我大吵大闹。师父吩咐我的同学果殊(文果蜜的姐姐,果蜜那时还不认识师父)转告我,不许我再去西乐园。那时候我正要参加高中毕业会考,我对果殊说:“不去就不去,反正我也没有空!”

会考终于过去了,虽然榜上有名,可是我心里很烦闷,男朋友填补不了我没有师父的不安。有一天中午,我忍不住独自跑上山,在西乐园的竹篱门前摇铃,果平师兄出来应门,可是一看是我,她转头就走了。过了一会,她又出来了,悄悄地对我说:“师父叫你跪在佛前。”

我也不知道跪着有多久,天已经黑了,来佛堂的人都走了,我才听到师父叫我的名字。我哭哭啼啼地跪在师父跟前,把心里的话和盘托出,师父告诉我:“直心是道场”,告诉我有关因果的道理。

【后记3】

文果殊居士叙述:(转载自《心法》1956年7月第3期)

上度下轮大和尚是吉林省双城县人(现是黑龙江省双城市)。他是我的师父,也是我们大家的法身慈父。他的年纪大约四五十岁(编按:当时上人39岁)个子很高,中等身材。他有着一副慈祥可亲而庄严的脸孔。由于他的相好,所以大家都喜欢亲近他。他谈话的声调,宛如婉转动听的法音了了,怪不得我们希望能跟他一起哩!

现今干戈遍地,民不聊生。所以我们大慈大悲的法师有鉴于此,便常常建立法会道场,借此消除世界的战争。每次他所主持的佛事,都是以“三途八难俱离苦,四生九有尽沾恩,国界安宁兵革消,风调雨顺民安乐”为目标。因此他整日地做事,完全是为了世界和平,人民安泰。

师父日中一食,把他自己所有的福乐享受,回向给我们。假如世界上的人们都有像我师父一样的思想,那么佛教一定昌明,战争一定永灭,和平的凯旋歌一定可以高唱了。所以,师父也是世界和平之使。

青年、学生因他的德行所感而皈依三宝者,真是不可胜数,他循循善诱去教导大家成为模范的佛教徒。名流绅士,由于他的道力所化而信奉三宝,难穷其数,他苦口婆心去劝导我们成为虔诚的佛教徒。因此,当他每到一处讲经弘法,都是扶老携幼,迎于道载的。由此观之,他不是一个平凡的和尚了。

并且,师父的性情是忠厚、大公无私的,他不像其他人戴上“茶晶眼镜”——拉拢有钱有势的人。他从来没有拍过富人的肩,也没有把穷汉抛于脑后,他是抱着平等公道的宗旨。就拿我自己来说,我是个贫家子弟,但是我得到师父的恩泽是与那些富人一样的。

可敬可佩的大慈父——师父是以仁爱为度众生的宗旨;有时对弟子虽然是严加呵斥,可是也是苦口婆心,慈悲为怀啊!

法师自奉甚俭,穿的是一片粗土布,瘦削的脚穿的是破布鞋。他往往将自己的钱财用来赈济贫民,用于佛教公益事业,如印经造像、兴建丛林等事,而他的日常生活简单到无可简单了。他的精神伟大,我辈莘莘学子应该向他顶礼膜拜才对。

更新于 9小时前

本文固定链接 https://www.zunv.cn/tree/562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