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首页 > 李京杬

清朝岫岩满族家族模式——《白氏祭祀规矩》(七)

岫岩老古庙

《白氏祭祀规矩》载记于《白氏源流族谱》之中。谱书首修情况无考,1922年重新编修,现收藏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白氏族人家中。

白氏,正白旗佛满洲巴雅拉氏,“白”为冠以的汉字姓。

毛笔楷书,石印本,二册,线装。

祭文4页,约2000字。

祭祀规矩主要有:祭祖上规矩和祭天地规矩两部分。祭祖上规矩,必俟“冬腊月间择吉日祭祀”,前一日和祭日要禁忌祭祀之日的祭祖仪式程序等。祭天地规矩,祭品备办与摆设,牲猪领牲、宰杀,主人于天地、祖上、菩萨、皂王、仓官、山神各神位拈香叩首,合家人跪祭天地香案下,祭三祭,祭索伦杆等。祭天地,用公鸡一只等到山神庙前供祭。腊月二十三,用牲猪一口,敬奉山神庙前,祭祀山神,等等。还有祖上禁忌穿孝服内容。

以下为正文

祭祖上规矩

——祭祖上也。无论何年月日,敬许祭祀,必俟冬腊月间择吉日祭祀。前一日与祭日,不宜饮酒,即有嘉宾,亦不宜饮酒。待日将入,敬请祖上匣位香碗,于西炕正中设一香案,预换香灰,敬供小米三碟,未祭以前,不准食此新小米子。清水三盅,猪一口,抓时不准绑嘴。主人在祖上、天地、皂[灶]王、菩萨、山神、仓官等处拈香,即领合家人等跪于祖上案前,有官帽戴官帽,无官帽摘去便帽,敬捧酒杯,点酒于猪耳中,祝曰:或为某有病敬许,或为某远行敬许,太平猪一口。俟猪耳领声[牲],大家欢喜,叩首而起,将此祭猪由祖上案下抬于堂屋,吩咐宰杀。血盆放在香案以旁,烧水、退[烟]毛、开膛、择肠,诸般洁净,入锅煮熟,使盆各样装献。祖上案前外设一桌,将肉按块摆列如生猪一般。主人拈香,合家叩首。祭毕,将每块割下一块,令盆盛贮,以俟异日,只许本家人吃,不许外人吃;名之为“祭讳肉”。其余仍纳入锅中,怕食之甚凉。此时,令人就炕铺油单或方盘,摆上快[筷]子、盐水,碟内装芥菜末,以沾[【蘸]肉食。油单在炕,中设一空盘子,将所邀之客,按次让坐,主人命厨夫由锅捞出各样肉,乘[趁]热薄薄割片,续添于盘中,以陪客食。无论何人,不许食酱。客食完走时,不宜为此拜谢。客当来时,宜给主人主[祖]上叩喜,客走,合家按序而食此肉,不剩则己[已],如剩,送至外房收存,不许外姓人吃。至诸般骨头、退[煜]猪毛均装于缸内,与退[想]猪水立时送于沟壕之中,或牲口圈内。此祭祖上始终规矩,以备遵行,免得错谬。

祭天地规矩

-祭天地也。于祭祖上次日清晨,迎堂屋门,由里向外设立香案,恭请天地香碗,寄在香案,敬供小米三碟、清水三盅。有索伦杆则请之,无,则使谷草扎把,串[穿]一长杆当索伦杆,立于当中门外以旁。此时外用大锅一口,刷帚、菜板、刀、碗、快[筷]子、芥菜□□,预为备齐此等。祭毕,移香案时均纳[拿]出来。俟抓猪一口,不准绑嘴,抬在香案以前,猪头向东、嘴向门里,主人于天地、祖上、菩萨、皂[灶]王、仓官、山神各处拈香叩首毕,遂率合家人皆跪祭天地香案下,主人将清水按盅向地祭三祭,小米按盅撒三撒,索伦杆亦往前压拜起落三次。点一盅水,撒一掐米,持杆向外往拜一次,如此三次,毕。猪不用领声[牲],合家叩首毕。将此香案供米、索伦杆、祭猪,一并移在仪门西以旁。又持秣秸三捆支一马架,搬去二人凳一个,放马架前,铺一红毡,命厨夫宰猪剥皮毕,割肉数斤[片]。用大石三块,将锅支上,用水添满,将肉入内,架火煮熟捞出,抹肉丝两碗盛贮,将预先煮的小米饭亦盛两碗,均供在香案上。大家叩首毕,将肉与小米饭各挪家一盆,锅内所煮肉汤并所煮小米干饭,挪家一多半,留外一少半,均会[烩】小肉饭,很外食,如食不足,再往家食。切记,家【里]口不宜挪在外,外[边的]不宜挪在家。此时,猪皮仍披在猪身上。食小肉饭毕,将猪嘴尖、猪胆、猪尾尖、猪索骨、猪鞭、猪吹泡,寄于索伦杆上。用树枝钩子,以备钩猪皮四角,使豆秸小火燎猪毛洁净,并猪劈开,零碎入于家锅煮熟。此时送回天地香碗,撒[撤]香案、马架、板凳、大锅,送索伦杆于娘娘树°下,或在外边亦可。此猪肉与皮、肠、肚煮熟,如何割片,如何吃法,一切均照祭祖上一样规矩,为此注明,以志不忘。

每年养小鸡,俟小公鸡长大宰一支[只],拈香,持海纸并酒,到山神庙前供祭,敬酒三杯,海纸火化,三叩首而祝曰:保佑小鸡太平,历年如斯敬奉。

——每年到腊月二十三日,敬许山神太平祭猪一口,拈香、烧纸、奠酒而祝曰:每年敬奉山神老爷太平猪一口。俟猪领声[牲],合家叩首而起。猪在庙前杀,猪头煮熟时,将瞒肚油蒙上,仍持到庙前供祭毕回家,方宜食之。

——每年不食苏叶饽饽则已,如做而食之,饽饽熟时,先供再食。祖上一碟,皂王一碟,北窗台上一碟。不许先食,切记。

——遇亲朋穿孝者与本家除[出]五服穿孝者,均不容伊到上屋,为祖上忌孝。只可将穿孝者请到别屋厚待,不然令伊孝脱押在别屋亦可,请伊到上屋。遇有亲支近派丧事者,或出五服同居一堡,遇有丧事者时常往来,复有穿孝之礼,碍难躲避,只可将祖上使黄布或黃色绸蒙上菩萨,放下帐幔,以使往来。过[遇]有本家丧事者,未待咽气,将祖上请到别屋供奉,仍用布蒙上。俟脱孝后择吉日,请复原位供奉。此系祖先遗规,至如何情节,莫知其详,以待后之知者。

于民国拾壹年岁次壬戌重修于岫岩县小十字街

永裕堂石印局

各项化[花]费列左:

——原本抄录红格纸,小洋五元。

-谱书五十五部工本金,小洋壹百拾元。

——夹书版金,小洋六元。

——白寸带钱,小洋四元。

-印清单费,小洋八毛。

-通共合洋壹百贰拾五元八毛。

白子义启

岫岩大洋河畔的白鹭

更新于 3天前

本文固定链接 https://www.zunv.cn/tree/4148.html